(疫情之前,遠得要命的南美洲
2019@復活節島‧智利,NT1=CLP20;2022◎NT1=CLP30)
遠得要命的那座島Rapa Nui
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依其文明初始的民族語系,又被稱為拉帕努伊Rapa Nui,屬於智利的特殊領地;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以西、大溪地以東,約3,600~4,000公里的南太平洋之中,也唯有這兩地有直達飛機往返復活節島,單程飛行時間約為5個多小時,大概是目前所知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。
想從亞洲出發前往復活節島,路程簡直遠得要命,光是想辦法抵達南美大陸,單程就要花上近一天半;較常使用的走法是「東北亞→北美→南美(哥倫比亞-波哥大→智利-聖地牙哥)」,轉乘兩三趟的來回機票大概六萬起跳,這還不包含往返復活節島的機票費用。
趁著首次的拉丁美洲之旅,旅遊重點擺在秘魯、玻利維亞和智利北端,相對順路地決定安排飛一趟復活節島親自走訪,因為旅行時程剛好可以遇上當地一年一度的Tapati Rapa Nui Festival(通常在南半球夏季的一月底二月初開始,慶典活動持續一至兩週),旅程的路線將以此為核心進行規劃遷就與安排。
從聖地牙哥前往復活節島,是飛航班次較多、對大多數旅人也相對較容易的方式;連接兩地的航線由智利國家航空LATAM壟斷,依淡旺季之分,每週約有3~10班飛機往返。
旅遊旺季10~2月前往一定要提早訂票
如果選在冬天雨季的4~8月造訪,有機會找到來回300多美金的經濟艙機票,因為是旅遊淡季,甚至還能在出發前的短時間內幸運遇到便宜清倉票;但若是計畫在夏天旺季的10~2月前往,就一定得要提早安排及訂票,不然甚至有聽過2,000多美金的誇張價格。
若能提早預訂,即使在夏天旺季仍有機會找到來回400多美金的合理價位;由於計畫安排在隔年的一月底二月初造訪,我自前一年的七月起,便開始不定期上LATAM官網查看有無促銷機票,也會同時利用智利版及國際版的頁面進行查詢與比價,兩者往往會有不同的票源或是價格。
一路待到九月初(約5個月前),終於看到官網的促銷活動,很快地在預設的期間內、訂到400美金出頭的來回經濟艙(台幣12,300元左右)。
出發時一開櫃檯就早早去排隊,地勤針對獨行的幾個旅客一一詢問,當時準備搭乘的班機有超賣狀況,若能改搭隔天出發的班機,航空公司除了提供當天的交通住宿午晚餐,甚至還有400美金的補償!
聽起來是很好的交易,尤其我預計停留復活節島這麼多天很有餘韻、現場答應等候的也只兩三位;結果乾等了1個多小時,最終才被告知不需要了(原先的地勤已離開,居然沒人follow此事),白期待一場。
這次為了要參與當地Tapati Rapa Nui Festival的活動,安排停留了七天六夜,不過若只想參訪幾處重要的摩艾據點、偶爾步道健行,安排四天三夜即相對充裕;當地結伴租車的友人甚至只停留三天兩夜,如果沒遇到我們邀她共車同行,本打算找當地團參加一日遊(約US65)及日出團(約US30)花錢省事,不過這種玩法很不便宜、不太推薦。
復活節島範圍不大,開車不停留繞行小半圈,大概不用2個小時,雖然只停留一個整天,也能造訪地圖上大部分的重要景點,隔天清晨若天氣好,還來得及趕赴島嶼的另一端觀賞日出;不過確實太過匆忙、無緣造訪的其他小景點實屬可惜,若因天氣不佳而錯過摩艾祭壇的日出更是扼腕,建議旅人至少還是待上四、五天停留,旅途安排會較閒適有餘韻。
當時正在環遊世界的朋友,路線安排「聖地牙哥(SCL)→復活節島(IPC)→大溪地(PPT)」這樣移動,讓人真心羨慕;如果能搭乘以南半球為主的環遊世界郵輪之旅,有些船班也會安排停留復活節島一或兩個整天,不過這種玩法非一般旅人所能負擔,有興趣者再多做研究。
島上住宿區位選擇Hanga Roa
復活節島不大,多數人的居住區位更是集中在島嶼的西南處Hanga Roa(安加羅阿)、距離機場20至60分鐘的徒步範圍內,大部分的旅舍也都會提供住客機場接送服務。
這次在旅遊旺季前往復活節島,獨行旅遊加上六晚連泊,為了樽節旅費,便往較為便宜的兩處露營地去找尋,分別是Camping Mihinoa及Camping Tipanie Moana,兩者都有非營地的房型可供選擇;前者腹地廣闊、面臨海岸線,也是當時所能找到最便宜的選項(2019年單人帳篷US16含睡墊睡袋、宿舍房型一床US26)。
雖然我因為每晚10美金的價差、最終將宿舍房更改選住單人帳篷,結果抵達的第一天就後悔,因為白天待在戶外實在太熱啦!
建議旅人不妨多花點錢住在木造建築內的宿舍房,兩者的公共廚房及浴廁不可混用,宿舍房的公共空間因位於室內、使用的人較少,相對較乾淨整潔。
而露營區因沒有遮蔽,在日出後太陽的曝曬,白天完全無法待在帳篷內休息,好在還有一處所有人共用的交誼廳,有寬闊的空間能收留不耐熱的旅人、可以窩在大廳午睡;沒有租車去玩的其它幾天,都會在最熱的午後返回大廳歇息。
座椅位置不多先躺先贏,有點悶熱拿著扇子扇風,還是很好昏睡,在復活節島旅遊居然就養成了睡午覺的習慣;偶爾醒來時會看到滿地躺倒的昏迷人體,也是頗有樂趣。
露營區也有滿多人會自備裝備,應該比營地提供的簡易單人帳舒適許多;雖然睡帳篷的日夜溫差超級大、遇到下大雨也有可能會淹水的危機,不過半夜只要探頭出來,就能躺著看到整片的星空密集得有點誇張、讓人感覺目眩神迷,非常有趣還是值得考慮留宿。
租車去環島追尋摩艾
復活節島雖說不算大,但聯外機場、住宿區位,和市區活動都位於島嶼西南側,距離島上最推薦的東側景區:摩艾工廠Rano Raraku及日出據點Ahu Tongariki,都有一段距離,搭配租車環島,才是探索復活節島最舒適的玩法。
2019年時的24小時租車行情大約為:
--腳踏車 CLP10.000~15.000/US16~25
--摩托車 CLP25.000/US40
--沙灘車 CLP35.000/US58
--手排車 CLP50.000/US83
--自排車 CLP80.000/US133
其實在機場時便遇到同為獨行旅人的邀約,不過兩人住在不同露營地、當地網路不順、聯繫不易,只好作罷。
抵達旅舍的第一天,簡單詢問一圈遇到的旅人,不過當時問到的人都已經完成租車環島,揪伴租車這事還是有點看機緣;既然往後還有很多天,便擱置此事、先去步行可及的範圍走訪閒逛。
當天晚上在交誼廳即遇到法國女的招攬、與另一對法國情侶組隊共乘,4人約好後天一起開車環島;結果隔天白天健行回來,法國女一臉的抱歉、說她們要接受第二對法國情侶的建議,全車法語人抱團、5個人共乘更省錢。
當下感覺有點不爽,不過法國女說她也預約了一輛手排車,24小時只要CLP45.000、比大街上看到的租車行情都要便宜,可以保留給我去自尋旅伴。
雖然省去找車詢價的麻煩,不過對開車不熟練的我,除了要在一個晚上找到共乘旅伴,還得找司機、甚至是手排司機,還是感覺有點燙手。
詢問白天健行認識、結伴同行的友人,如果順利找到司機的話,友人才肯勉為其難參與;攤坐在交誼廳邊休息邊觀察、耳朵很利地聽到有人在櫃台詢問,關於留言板約伴租車的訊息,事不宜遲趕緊迎上前去,終於找到了我們的手排司機啦!
便宜的雙門手排車其實空間不大,4人同行最適宜、真的無緣3人分擔也不會太貴,只是5人共乘也未免過於擁擠克難了吧!
一個晚上的搜尋組成3人成團已是極限,白天健行曝曬過後,只想喝著冰涼的啤酒專心放空不管其他;隔天友人開心的分享,他在半夜裡不負所託地尋到了第四位共乘者,一切的機緣水到渠成。
法國女預約的租車原來就位在我們營地的旁邊而已,從隱密的通道連接到隔壁的Hostal Tojika兼營租車處,現場除了手排車、摩托車及腳踏車,還有提供沙灘車的選項。
如果當時沒有順利找到共乘的旅伴,我大概會選擇利用腳踏車當作獨自環島的交通工具;營地的友人一連租了幾天的單車代步,可以嘗試談到不錯的租車價格,因此也能將整趟環島的景點拆成幾天分批走完,玩樂方式自由而不受限制,只是一定要做好防曬。
便宜的手排車非常陽春,空調功能幾已無作用,不過還是勝過”肉包鐵”的直接曝曬;離開市區以外的路況有時不太穩定,路面有不少坑洞要盡量閃避、尤其是雨後的泥濘紅土,也有不少漫步在路上的牛或馬,得小心一點車速不要過快。
因為在復活節島上租車,並沒有所謂”保險”這項產物,如果不幸在路上發生任何狀況,打電話給租車公司也不會提供任何援手,遊客只能自己想辦法先回到市區後再做打算了。
租車24小時,上午10~11點左右拿到車便即刻出發,以逆時鐘的路線順遊、由南方海岸的幾個祭壇遺址開啟一整天追尋摩艾的旅程;一路上走走停停,竟也花了9個多小時才繞行東南側小半圈。
隔日早晨再趁著還車時限之前,開車半個多小時趕赴島嶼東側的日出據點Ahu Tongariki,靜待太陽緩緩自海平面升起、再從海邊陳列的15座摩艾石像身後探出閃耀光芒;這樣的租車規劃遊玩模式,大概就是最經濟實惠又效益極大化的經典安排吧。
復活節島的各處景點》租車環島追尋摩艾的11處景點
在復活節島各處欣賞摩艾的重要據點,多屬於「拉帕努伊國家公園」的範圍,遊客需要在下機後的入境處櫃台先買妥參觀門票。
2019年初時造訪的門票,成人價格為US80/CLP54.000,開票後的十日內可以無限次數進入大部分景區,除了島嶼東側的摩艾工廠Rano Raraku、及郊區西南方的Orongo鳥人儀式遺址,兩處只能各進入一次。
島上的重點環繞景區,由機場東南側開始、逆時鐘方向可大致分為:
1.南方海岸的祭壇遺址Ahu Vinapu、Ahu Vaihu、Ahu Akahanga
--在島嶼南側的海岸沿線上,可以找到不少的祭壇遺址與被推倒的摩艾石像
2.島嶼的東側
--摩艾工廠Rano Raraku:採石場與火口湖(※門票僅能進入一次)
--日出據點Ahu Tongariki:海邊的15座摩艾石像
--光之肚臍Te Pito Kura
--Anakena海灣白沙灘、Ahu Nau Nau一排戴帽子的摩艾石像
3.市郊東北方
--Puna Pau:摩艾帽子/髮髻原料的火山岩採石場
--Ahu Akivi:7座面海摩艾石像
4.市郊西南方
--Rano Kau火山口湖
--Orongo鳥人儀式遺址(※門票僅能進入一次)
5.市區內景點
--日落據點Ahu Tahai:有眼睛的摩艾、三階段不同時期豎立的石像
--Rapa Nui Museum拉帕努伊博物館
不要錯過南太平洋璀璨的星空
在島上除了追尋散落各地的摩艾遺跡、配合日出日落的東西奔走,到了深夜以後,記得要找處遠離光源的靜謐所在,抬頭就能仰望滿天過分密集的遼闊星空;這是我繼沙漠地區之後,再一次感受到無垠廣闊的星空震撼。
此行連續六晚夜宿露營地,居住環境極少光害,每回入睡前都忍不住自帳篷探出頭來,躺著就能看到整片滿布星光點點的璀璨夜空,讓人心醉沉迷、久久不捨睡去。
離島昂貴的外食消費
由於復活節島的地理特性,幾乎所有物資都要由南美大陸智利本土進行運送及補給,可想像其物價必然相對高昂,尤其是規定禁止攜帶的生鮮食材;有人挾帶成功、也有人被攔查沒收,甚至離開時也不能從島上將生鮮蔬果帶上飛機,朋友贈與還來不及吃完的幾根香蕉,就這樣硬生生地被X光機攔截了下來。
不想將飲食問題搞得太複雜,出發前只準備了義大利麵條、及各式口味的沖泡湯包;湯粉可以沖開飲用,也能只加少量的水拌開、充當義大利麵的調味醬汁,每餐稍微變換口味。
還有旅行時總會隨身攜帶的餅乾及乾糧,平時為避免因餓過頭而衝動亂入餐館踩雷,在租車環島及長時間健行時可以充當方便的應急食糧。
此次飛往拉丁美洲旅行之前,是由德國出發,行前預先購買了幾管當地生產、便宜又大碗的綜合維他命或維他命C發泡錠,亦成為旅人無法隨時補給營養素的旅遊良伴。
如果想在當地吃相對便宜的熟食,可以試著在糕點店找到在南美常見的酥炸餃子Empanadas,包著肉餡的酥炸餡餅,外型像巨大的餃子,智利版本的Empanadas吃上一個就足以飽腹;雖然在島上一顆要價CLP2.500~4.000(US4~6),比起智利本土要貴上一倍多,卻是在島上能找到相對實惠的外賣熟食了。
一開始完全沒想過要在復活節島上餐館消費的我,卻託朋友的福一連跟去了兩處餐廳享受;隨便一份主餐大約落在CLP10.000~15.000(US16~25),價位不算真的高不可攀,然而對長時間旅行的小氣旅人來說還是會稍有負擔,一不小心支出就會破防、旅行預算不受控制。
真心感謝朋友的慷慨,讓我整趟復活節的旅程能有些不一樣的變化及樣貌。
雖然超市的食材與物價,大概都比智利本土要貴上不少,但神奇的是,島上的酒精飲料出乎意料的平易近人,便宜點的智利品牌啤酒Escudo鋁罐裝,平均竟不用花到1美金、價格與智利本土相去無幾。
在每天烈日曝曬下的暴走行程過後,攤坐在微風徐徐的交誼廳中、啜飲一罐冰涼啤酒,這就是酒鬼旅人的極樂天堂!
即使一日兩回合暢飲,也一點都不影響荷包的表現能力。
在Hanga Roa(安加羅阿)的主要大街上其實有不少的食品雜貨店,基本的吃喝乾貨都能找到不少選項,有些雜貨店甚至還販售頗多樣化的生鮮蔬果;如果需要購買較多的商品,不妨到機場附近的「Pou Va’e Tea」購物中心看看,這大概是島上最大的雜貨超市。
上午的時候,主要大街上也會有數輛貨車載著生鮮食材販售、形成一個小型市集;在街邊閒晃時,不經意看見不少當地人聚集在一輛貨車邊,當然立馬湊過去看熱鬧,原來是今早帶回來的新鮮漁獲沿街現場販售,跟風買了一整條不知名又超大尾的魚,要價約CLP6.000(US10)。
不懂如何處理漁獲,也沒法立即上網查,只能任憑感覺進行處置:先剖肚掏出內臟,不曉得哪些能吃乾脆全部丟棄,再將魚鰓剝除,記得膽會發苦一定要小心移除、千萬不能弄破了。
整個過程忙下來對於不喜歡下廚的我來說有些工程浩大,不想處理麻煩的魚鱗、也找不到這麼大的煎鍋烹調及太多調理工具,乾脆在魚身兩面分別塗抹上厚厚的一層鹽、再直接塞進預熱過的大型烤箱裡高溫烘烤幾十分鐘;出烤爐後將魚皮連帶表面的鹽粒揭開不吃,鹽鹹滲入白花花的肉質已無需多做調味,新鮮的食材簡單處理就無比鮮嫩美味。
來到海島旅行,豈能錯過新鮮的海產?
此次走訪與世隔絕的小島,找對食材、不花大錢照樣吃得有滋有味~~
而最終,因為在機票、國家公園門票與住宿費用的高額壓力影響之下,旅人嚴守以下關鍵:
◆不(自費)外食
◆找齊4人共乘手排車,且只租用24小時
◆改住相對簡陋(但很有趣)的露營帳篷
◆沒參加任何額外付費活動
因此將交通及飲食支出控制在US50左右,加上提早預訂的機票US406、固定費用門票US80、露營住宿六晚US96,合計花費約US632(台幣不到2萬元),就從南美洲出發、順遊了一趟復活節島,勉強可行。
延伸閱讀》
【智利|復活節島】致敬傳統文化的 Tapati Rapa Nui 慶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