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疫情前後,值得推薦順遊的歐洲小鎮
2018@捷克‧歐洲,CZK1=NT1.3)
布拉格郊區推薦景點
到捷克旅遊,除了必訪的首都布拉格Praha/Prague景點,以及知名觀光小鎮庫倫洛夫Český Krumlov,如果旅程的規劃尚有餘韻,建議不要錯過布拉格郊區的庫特納霍拉Kutná Hora。
位於布拉格不遠處、車程1個多小時的城鎮,適合在布拉格觀光之餘,安排一日遊的行程;搭乘火車前往相當方便快捷,配合不同點抵達與乘車,能更順暢地一次走訪當地的人骨教堂及聖芭芭拉大教堂。
◎跟團一日遊人骨教堂:約 US60/6hrs
◎前往交通
- 透過國鐵官網或現場購票,買「布拉格火車總站Praha hl.n.─Kutná Hora-Město」來回票,票價約250CZK。
- 搭乘直達車至Kutná Hora hl.n.,再轉乘地區列車。
- 一站抵達Kutná Hora-Sedlec下車,步行7分鐘先去探索人骨教堂。
- 搭乘地區公車或步行40分鐘穿過庫特納霍拉老城區,前往聖芭芭拉大教堂進行參觀。
- 回程步行20分鐘,從Kutná Hora-Město搭車至Kutná Hora hl.n.,再轉乘回布拉格。
人骨教堂(塞德萊茨藏骨堂Kostnice Sedlec/Sedlec Ossuary)
參觀此處最好先至官網,或於不遠處的遊客服務中心購票。
-人骨教堂與聖母升天和施洗者聖約翰大教堂的聯票160CZK,
-再加上聖芭芭拉教堂的三聯票則為300CZK
※2020年1月1日起,人骨教堂與聖母升天和施洗者聖約翰大教堂,內部皆禁止拍照攝影,僅針對專業或教育使用提出申請許可。
即使現已禁止遊客拍攝內部,這座天主教聖堂仍十分具有可看性。
此地原為當地的公墓教堂,歷經流行病及戰爭期間的摧殘,埋葬於此的遺骨大幅增長;後來經過漫長歲月,由於後人的挖掘移藏、出資修復與重建,將這些收藏約有六萬人的骨架、經消毒漂白後的骨頭進行排列裝飾,並展示於這座地下教堂之中。
教堂本身的展示空間不大,從地面入口走下階梯時,基本上就可以將整個展區一眼望盡。
進入地下教堂迎面即是人骨拼接成的十字架,以及兩側用料不手軟的人骨聖杯與頭骨壁飾。
IHS(或JHS),耶穌聖名於希臘文(或拉丁文)的首字母,和1870年以人骨進行裝飾擺設創作者的簽名,也都以骨骼拼貼的方式在牆面上一一呈現。
而建築物的內部四周圍,仍可見其堆疊貯藏了大量的人骨遺骸,數量之鉅簡直怵目驚心。
慕名而來、密密麻麻的遊客很快地就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,即使如此旅人仍能一眼望見高掛於聖堂內的巨大人骨吊掛燈飾。
沿著建築物垂掛、彷彿盤據整間屋頂的人骨吊燈,如同盛開花朵般吸引了所有造訪者的目光。
骨骼間不同部位的串聯拼接、組織構成的裝飾藝術品,做工細緻而成就偉大,值得觀賞者一根一根、一顆一顆地逐個看過去,推敲猜測、這是人體的哪個骨骼部位,並讚嘆藝術的成就奧義。
吊燈下佇立的數座祭壇,獻祭般陳列著的光滑腦殼,與其頂端坐著的小天使塑像(懷裡還擁抱著一顆頭蓋骨),目光一致地朝向下方,俯瞰過往迎來的生靈。
除了最受注目的垂掛燈飾,一旁吊掛著的巨型皇冠與貴族家徽,同樣由人骨細緻地排列組成,亦是令人驚嘆的呈現;尤其重現烏鴉啄眼的歷史象徵,烏鴉的肢體型態、人骨的髮辮形象,各項細節深刻而細膩。
比較看看,和其他地方遇見的家族徽章有何差異?
整個地下教堂的空間不大,大概10~15分鐘便能瀏覽一圈;不過我們不管人流來去多寡,只管隨心仔細查看、互相比對討論,竟也停留近1小時才不捨離去。
如果遇到地上教堂同時開放,不妨由另一側的入口登上階梯,從不同的角度俯視地下聖域中、萬頭攢動的活人們,與靜謐多年仍存放於此的正宗死人骨頭。
「MEMENTO MORI──銘記死亡」,是這個獨特的地方想要帶給造訪者的信息及象徵意義;至於會讓館方忍無可忍、提出嚴正的禁止拍攝聲明,這些在死者聖域做出愚蠢行為的人類呀,到底是有多造次?
共通聯票的聖母升天和施洗者聖約翰大教堂,就在人骨教堂及遊客服務中心不遠處,如果有時間的遊客不妨短暫停留。
從人骨教堂前往老城區旁的聖芭芭拉大教堂,可以搭乘地區公車約10多分鐘可及,不過當我們發現候車時間要30分鐘以上,便毅然決定徒步前往。
由於中世紀時當地銀礦的發現與開採,庫特納霍拉一度成為波希米亞地區、僅次於布拉格的第二大城,後來由於戰爭對城市的破壞,以及銀礦資源的枯竭,此地已不見往昔榮景。
步行時間約40分鐘頗為費時,不過沿途穿越老城建築、漫步走訪此處街區,路過一間順眼的當地餐館便隨機停留;捷克的物價不貴,旅人隨時上餐館都不用太多顧慮,旅途興味十足。
聖芭芭拉大教堂(Chrám svaté Barbory/St. Barbara's Cathedral)
-教堂內部參觀門票160CZK,
-或是購買包含人骨教堂的三聯票300CZK
由於天色漸暗,我們便只在外側巡視觀賞一番。
聖芭芭拉大教堂外觀有哥德式建築的明顯特色,拱頂尖塔的建物主體,兩側整列排開、壯觀的雙層飛扶壁結構,多達20幾座,據說是世界上飛扶壁數量最多的教堂。
其實我不太喜歡大部分的哥德式建築風貌,整體風格看起來高聳尖削,外部密布支撐結構、顯得骨感嶙峋;特色還包括尖形的拱門與密集的飛扶壁,內部牆面則隨處採用大面積的高大彩繪花窗玻璃、以取代厚重的建築牆體。
不過除了法國巴黎的聖母院主教座堂,此地的聖芭芭拉大教堂大概是第二座,即使呈現哥德式的建築風貌、依舊讓我感受到心悅神怡的視覺體驗。
外觀顯著的三座錐型尖塔獨有而壯麗,矗立在高地上的大教堂建築、周遭沒有其他建物密集環繞,盡顯壯闊宏大又遺世獨立的凜然氣勢。
就為了此地特殊的人骨教堂與氣派的聖芭芭拉大教堂,旅遊布拉格都不該錯過、安排造訪這郊區一日遊~~
延伸閱讀》